发布时间:2025-03-28
2025年3月28日,在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2025年部署会上,教育部部长怀进鹏明确表示,将全面推动人工智能技术融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。这一政策的推出,意味着中国教育体系正迎来全新的变革时代,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应用将彻底改变课程设计、教材编写及教学方法。具体而言,这不仅是数字化转型的一个步骤,更是教育理念与实践的根本性重构。
怀进鹏部长强调,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的定位必须勇于改革与创新,深入推动各级各类教育的智能化升级。这一智能化不仅仅体现在教学内容的更新上,更需要在教学体系之间架起一座桥梁,即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教育资源的最大化共享,以应对日益复杂的教育需求。以课程和教材为例,它们将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智能推荐系统,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路径,从而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。
在教育管理层面,怀进鹏指出,学校管理者需要加强数字化领导力,提升对人工智能技术的驾驭能力。这不仅关乎教育行业的领导者如何适应技术变革,更涉及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利用智能工具提升教育质量。有效的师生互动将依赖于教师的数字教学能力,而这需要系统的专业培训和持续的支持,以确保教学质量不受技术引入的影响。
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的深化应用将在此变革中扮演重要角色。怀进鹏提出,必须强化这一平台的支撑和服务作用,鼓励学校与教师之间的资源共建共享。通过构建一个公共教育服务平台,教师将能更便捷地获取资格认证、证书查询等服务。这一举措不仅提升了教育管理效率,还促使更多优质教育资源得以集中分发,形成更为高效的资源利用机制。
终身学习理念的推动也是此次部署会的一个重要议题。怀进鹏部长强调,要增强优质终身学习资源的供给,尤其是在职业教育和公民素养培养方面。通过实施“双千”计划,将为高校毕业生和社会各界提供更多技能培训机会,拓展终身学习的广阔空间,进而推动学习型社会的建设。这也意味着将有更多与时俱进的知识体系被建立和更新,使全民素质教育得以全面提升。
安全与伦理保障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中显得尤为重要。怀进鹏指出,智能技术必须向善,各级教育部门需加强对数据安全及算法安全的保障措施。这一表述不仅反映了教育部门对技术伦理的高度重视,也传达出对未来教育环境安全性的深切关注。通过规范和监管,保障学生及教师的使用权益,才能确保教育技术的良性发展。
此外,怀进鹏对专业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,着重引导高校围绕人工智能加速学科与专业布局,强调人才培养与相关研究的重要性。这一政策的实施,将有效提升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整体水平,推动教育与科技的双向融合。
总体来看,怀进鹏部长的讲话,从多个维度为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全面融入奠定了基调,也为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指明了道路。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,教育的形式和内容将不断演变,教师与学生的角色也会随之变化。面对这一变革,教育工作者和政策制定者需同步调整思维,积极探索,以迎接即将到来的教育新时代。
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/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,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。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。